5月16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杨伯江教授、副所长吕耀东教授访问南开大学,参加日本研究院首位国际政治博士生国晖同学的答辩会。
答辩会后举行了专题讲座,刘岳兵院长主持了讲座。
刘院长指出,日本研究院在建院之初,就设立了在日本历史、日本经济和日本政治外交三个研究部,在这三个科学领域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是我们的目标。日本史研究是我们的根基,日本经济方面,莽景石教授培养的博士如平力群、田正都是目前中国日本经济研究界最活跃的力量。今天我们的第一个国际政治专业的博士生毕业了,在祝贺的同时,首先要感谢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杨伯江所长,作为本院的兼职博士生导师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刘院长充分肯定了杨伯江所长在培养南开日本国际政治专业的高层次人才方面具有开创之功,为南开日本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刘院长表示,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是国家重要的智库单位,具有引领和组织全国日本研究机构为国家服务的先导作用,我们一定会珍惜在长期合作中建立的珍贵友谊,充分利用好赐予我们的各种资源和机会,并充分发挥好自身的优势,更加重视学术性、重视系统性、重视长远性,一起把日本研究做得更加深入、更加透彻。
本次专题讲座,杨伯江所长以“从吉田主义到安倍路线:当代日本国家战略研究”为题目,阐释了二战之后日本国家战略的演变历程及战略转型的主要推动力。
在讲座中,杨伯江所长首先简要梳理了战后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国家战略的基本发展历程及相关历史节点,他特别指出,在战后初期,日本之所以逐步确立了以经济中心为的国家战略导向,也就是所谓的“吉田主义”路线,主要是日本试图通过对美外交追随与安全依赖,以此来降低外交成本,同时,凭借美国的全方位扶植来实现自身的经济复苏与高速发展。
杨伯江教授认为,在冷战结束之后,日本国家战略调整出现了以政治大国为导向的特征,这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是观念层面,它在诸多战略论争观点中选择了以政治大国为导向的国家战略,并成为此后历届自民党的施政方向。其次,除了观念调整之外,日本也持续实施体制机制相关变革,以此来提高决策效率,进而适应国家战略调整。
杨伯江教授还指出,在国家战略调整的背景下,日本不断进行政策选择,尤其在安倍晋三的第二次执政期间,对各类政策路径实施了一体化综合运用,试图实现其所谓“政治大国”的国家战略目标。
在专题讲座中,吕耀东副所长以“日本国家安全战略调整及对华取向”为题目,阐述了近年来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重大变化以及日本对华战略的新取向。
吕耀东教授在讲座中开门见山地指出,日本政府曾长期奉行“专守防卫”的安保政策,但随着日本国家战略目标的调 整,日本政府从防卫范围、防卫对象、防卫力量等方面逐步将“专守防卫”调整为积极主动的防御政策,直至在推进落实“反击能力”的过程中将自卫防御型的“专守防卫”政策最终转向为自主进攻型的防卫战略,彻底 推翻“专守防卫”。日本突破基于“和平宪法”的“专 守防卫”原则,改变“战后体制”,谋求政治及军事大国化。日本对华错误认知将加剧中日两国间的紧张关系,进而危及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参加此次讲座的研究生同学纷纷表示,本次讲座有益于拓展自身的学术视野,丰富今后的研究方法,对学术水平提升意义重大。
(通讯员杨佳腾、李建华;校对周志国)